Files
howto-make-more-money/ch06.md
EasyChen 3f8123a44e update
2020-08-27 10:52:46 +08:00

70 lines
5.2 KiB
Markdown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 资产和被动收入·其三 资产的量化评估
我们也可以更为量化的来给资产定一个评估标准。
确定好要考察的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做一个满分为5分的评分对每一项评分就可以得到一个多边形从而一目了然的看到各个资产的状况。
这个标准因人而异,这里分享一下,我用得比较多的几个标准。
## 投入
![](https://theseven.ftqq.com/20200407170730.png)
项目的一般投入都是三项:「人」、「钱」、「时间」。
「人」和「时间」不多说,通常就是我们自己和挤出来的那点时间了。
「钱」方面,我们也需要一点启动资金,但**不用花大钱去购买各种固定资产。这也是我们这个行业能自己动手创造资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现在,云计算已经普及了。即使是很大访问量的网站,我们直接租用云服务,按用量付费,省钱又省心。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要是做大点的网站,还要自己去买服务器,自己扛去机房托管。现在只需要点点鼠标就能买到一堆 vps ,其实是蛮幸福的。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不要忘记维护成本。
我们卖时间片的时候,活干完就完了,钱就拿到手了。
但是在自己创造资产的时候,资产的每个细节基本都自己来 cover 的,所以**维护成本一定要算进去**。
维护成本往往不是那么显而易见。比如说吧,其实在线课程也是有维护成本的。很多想要做课但没有做课的同学和我交流,都觉得课程是一个非常好的商品。他们说,「你看,做一个课只要三到六个月,然后就可以放到那里收钱了。每年那么多的毕业生,这一届卖完了接着卖下一届」,听起来简直是躺着挣钱。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咱们计算机类的课过时是非常快的,前端课甚至还没做完上架,框架就又发大版本了。
上架以后,如果你的课做得好,只要一上排行榜,很快就会有人把你的课的大纲抄一遍,然后以更便宜的价格来销售。
![](https://theseven.ftqq.com/20200407170709.png)
这还是合法范围以内的竞争,那更惨一点的是直接把你的课盗版了,在淘宝闲鱼朋友圈微信群里面,几块钱卖一套。本来以为这个课每一年都可以给你带来收益,但事实上的情况是,一旦被盗版以后,销量就从悬崖边直接跳下去,落入一个不见底的深渊。
## 产出
![](https://theseven.ftqq.com/20200407170841.png)
在评估产出的时候,可以分为「一次性的回报」和「周期性的回报」。
一次性回报比如我们给人家做技术顾问。可能就是在周三拿到一个邮件介绍说是什么样的一个需求有什么问题要解答。我们花上2~3个小时来准备那在周末约一个时间面谈一个小时把之前准备的内容聊清楚聊完了以后回报就拿到手了。这就是一次性回报。
周期性回报,比如说我们在掘金上写了一个小册,那只要有人在购买,我们就会不停的有收益,这种收入一般按月结,所以每次看起来没多少,但加起来还是挺多的。我之前算了一下,发现**在我创造的各种资产中,掘金小册的投入产出率是最高的**。
## 可持续性
![](https://theseven.ftqq.com/20200407171408.png)
持续性是我以前忽略掉的一个东西,后来被我追加上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一个资产放在那个地方,它不可能一直就持续地挣钱**。就像电池光用不充电的话,总会有用光的一天(别和我提太阳能电池)。
这是因为我们创造这个资产的时候,它是面对一个市场需求的。而这个需求本身它会随时间变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需求和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之间的契合度,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差。最后就会变成,要么我们就不去管它,让它慢慢地随着时间去消亡;要么我们又要花成本去维护它,把它从偏差的地方给拉回来,重新覆盖到需求上面。把用户的满意度、用户的体验、市场的趋势给重新考虑进去,让我们资产的生命期变得更长。
对于不同的资产来讲,只是过程的快慢会不一样,但整体来讲,都是会有这么一个过程的。
## 风险
![](https://theseven.ftqq.com/20200407171237.png)
程序员创造产品最大的风险是「**没人用**」,因为虽然大部分科班出身的程序员都学过需求分析,但仍然各种喜欢拿着锤子找钉子。
当然这对于没有做过独立开发或者自己产品的同学来讲是一个必经的阶段。所以早期项目的风险都会非常高的但这并不是说风险高我们就不做了我们可以相对的调低投入原来要投入三个月上线的产品可以花三天做个MVP上线测试到需求以后再继续加码。这样也能慢慢的获取到一个平衡点。
## 门槛
![](https://theseven.ftqq.com/20200407171515.png)
最后我加了一个评估标准叫做门槛。因为「副业」的关系,我们的各项资源都是受限的,这个评估标准体现了受限情况下创造资产的难度。